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近年来,随着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持续走低,“少子化”趋势下,“托幼一体化”被认为是幼儿园突破困境的一条可行之路。有业内人士分析,将3岁以下婴幼儿纳入幼儿园招生范畴,既能拓展托幼教育资源、提升婴幼儿托育服务水平,也能减轻家庭养育压力、提振人们的生育意愿。
当前,上海、重庆、杭州等地都在探索学前教育向低龄化延伸。记者了解到,在广州,提供托班的公办幼儿园仅为部分机关园,不少民办园则早已将招生范围下沉至2岁左右。若公办园开启“托幼一体化”,有足够能力提供托位吗?托班费用如何定价?能像照顾3-6岁孩子那般,让3岁以下婴幼儿“托得起、托得好”吗?
“托幼一体化”有需求:既能破解带娃难,又能补幼儿园生源
尽管当下广州开设托班的公办园寥寥,但回顾过往,不乏曾开设过托班的公办园。如创建于1952年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,曾在早期设立过婴班(0.5-1岁)及托幼班(1-2岁)。其托班(2-3岁)办学历史最为悠久,从办园初持续到2018年,不仅办托育经验丰富,还形成了托班特色课程。
但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地,适龄入园幼儿猛增,2018年达到第一个高峰,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在对园所教室、场地进行最大限度改扩建后,园内设施、设备、场地、教师数量依然无法满足幼儿入园需求。托班不得不就此停办。
尽管如此,教育部“双名计划”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吴冬梅仍认为,“托幼一体化”的推行十分有必要。在她看来,这是推进我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吴冬梅表示,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主要聚焦3-6岁儿童的保育与教育,而0-3岁婴幼儿托育非常薄弱,在管理、课程、师资等方面都有待规范和提质。“托幼一体化”兼顾了0-3岁和3-6岁儿童保育和教育的连贯性,整体地思考和系统地规划0-6岁的幼儿教育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齐0-3岁婴幼儿托育的短板,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化、高质量发展。此外,当前,面对适龄儿童在园规模锐减的局面,幼儿园进入了供需逆转的拐点,而3岁以下孩童的托育是一个巨大的缺口,幼儿园向下延伸做托育,扩大服务对象,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