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3月初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》,强调推动移动支付、银行卡、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并行发展,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,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,不断完善多层次、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。不同人群、不同行业在支付市场上面临着哪些问题,各方又是如何提升支付便利性的 金融机构推陈出新 助力更多支付选择
近期,记者走访发现,多家银行都针对老年群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,推出了老年版应用程序。
李先生正在用一款长辈版的应用程序。他告诉记者,用手机支付,年纪大了看不清,老是找不到付款界面,现在就不担心了。
深圳市民 李先生:字也大,支付也简洁,对老年人挺方便。
不仅如此,外籍来华人士在支付上也有了新的选择。对于习惯用visa、万事达等银行卡的外国人来说,过去他们绑定外卡需要提交很多资料,现在通过简化认证后就能获得一定额度的支付权限。
外籍人士 乔恩:我真的觉得这个(支付)系统在中国很方便。不需要带现金,仅仅是二维码。
除了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多便利,一些银行在专业细分领域也做足功课。在广州的一家水产市场,商户们已经用上了银行专门为这个市场水产交易定制的一种功能卡。
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结算与现金管理部市场产品组经理 黄文瑀:卡放在上面去碰一下,做一个身份识别,然后再把商品放在秤上面去称重。可以看到整个交易的总金额是多少,实时同步到我们这边,去完成买卖双方账户资金的转账。
支付市场商业价值大 支付环境要健康有序
各大银行以及支付机构都在围绕“支付”这个市场“各显神通”,支付市场又该如何积极健康有序地推动支付便利呢?
毫无疑问,支付市场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,如果能够在支付上有所突破,就可以增加用户黏性和信任度。不仅如此,支付市场还承载了数据、服务等多种价值,挖掘支付市场,也意味着可以将自己的服务进行延伸,扩宽商业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