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信息

主管单位:中国设备管理协会
主办单位:中国设备管理协会
编辑出版:《中国设备工程》杂志社
创刊时间:1985年
开本尺寸:大16开
语言种类:中 文
出版周期:半月刊
邮发代号:82-374
每册定价:30.00元
发行范围:公开发行
投稿邮箱:zgsbgctgyx@163.com
社  址: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

本刊声明

       凡投稿本刊的稿件,作者文责自负,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,署名无争议。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,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。来稿凡使用,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、发行权、汇编权、翻译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。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,特此声明!

编辑部公告

通知:敬请各位作者注意,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,来稿必须为原创稿,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。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,请勿一稿多投。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,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,查询稿件审核情况。

“特种兵游”退潮,让旅游回归松弛 “打听式旅游”悄然兴起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年12月14日

 近期,在“特种兵式旅游”热潮退去后,不在线上做攻略,主要靠遇到当地人询问的 “打听式旅游”悄然兴起,相关话题也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。边打听边旅游,走到哪玩到哪,游客不再受制于攻略和行程安排的束缚,通过与当地人交流互动,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,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。当然,要提醒的是,全凭主观印象也可能会踩雷。而一次美好的“打听式旅游”体验也离不开一个城市对外来游客的友好。

  热议:“打听式旅游”有支持也有疑虑

  “师傅,您知道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吗”“老板,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?”“叔叔阿姨,我们这有什么特色吗?”不做攻略、不赶时间、走哪玩哪,近日,主打随性的“打听式旅游”开始受到年轻人的青睐。

  在微博平台上多位博主发起 #你会尝试“打听式旅游”吗?# 的话题投票中,不少网友表示:“会,感觉很有意思。” 有网友评论,“打听式旅游有一种开盲盒的快乐” “我一直是这种旅游,下了飞机直接坐出租车就开始打听……”也有网友分享自己遇到旅游的人都很热情,按他们的推荐玩得更开心,觉得向路人打听是很好的旅行方法。支持“打听式旅游” 的网友普遍主张旅游是一个探索未知之地的过程,如果一切都在掌握之中,旅行就会失去其本身的意义。他们普遍认为,在路上被忽悠的概率比看网上攻略“踩雷”的概率低得多。

  不过还有近一半网友认为旅游前需要做好攻略,规划好行程。至于原因,有的因为自己是“社恐”,难以鼓起勇气向陌生人开口打听,只好选择自己规划旅游路线。有人觉得许多路人推荐的都是攻略上有的,大概率问不出什么,能打听到的“意外之喜”不多,还有可能被推荐到一个人特别多的景点,旅游的体验感会变得更糟糕。也有人担心如果向司机打听,会暴露游客的身份,被推荐到距离更远的地方,被“宰”更多的车费。不少网友认为应该攻略和打听双结合,灵活调整行程安排,把最想去的、最想做的完成,再随意根据路人的推荐游玩。

  经历:随机打听,可能让旅行变得更加完美

  为什么很多游客选择“打听式旅游”?“打听式旅游”的魅力何在?

  在广东长大,正在广州读书的大学生苏莹是一位旅游爱好者,这几年已经去过好几个省内的城市旅游了。作为一个有准备的人,不管是去哪里旅游,她都会做足了攻略,不浪费一点时间。出发前她会找出地图圈圈点点,规划路线,哪个时间段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什么地方,都被一一捋顺。朋友排队等饭,她就和另一个朋友分开去攻略推荐的店里买小吃,回到饭店汇合,也刚好排到自己吃饭,时间被掐得刚刚好。苏莹觉得旅游应该以攻略为基础,以现场打听为辅助,来促成一场满意的旅行。不过,当把攻略里想看的想吃的都体验后,她在听到路人说某个园区值得去,便马上向打听来的景点出发。苏莹觉得正是因为这次随机打听,她的旅行才变得更加完美。

  现在老家湖南生活的创业者杨洪斌,在好几个省份工作过他喜欢自己在国内到处跑,“打听式旅游”对他来说不算陌生。早些年,他的一趟杭州之行可谓是毫无准备,全靠打听。“我只知道要去西湖这个景点,至于西湖里面要怎么游览,一概不知。” 杨洪斌并不在乎攻略怎么说,也不打算将所有景点看一遍,比起“特种兵式”的旅游,他更希望自己是出门散心的本地市民:“有空就走走看看,没看完下次再来嘛,又不是只有一次去杭州的机会,留白才更有吸引力。”

  杨洪斌说,他到杭州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西湖,在西湖外围走了一下就打车离开了。他选择向司机询问推荐景点,“接下来要去哪看,去哪吃,买什么,全在车上得到了答案,并且在司机推荐的丝绸店门口下了车”。他按照司机的推荐游了一遍,就买了回广东的机票。但在离开的前一夜,另一位司机向他推荐了机场附近的一家宾馆入住,说是价格优惠,距离方便,第二天早上还能送他到机场。于是司机安排他中途下车,和另外一群人挤上了一辆面包车,去了郊区的一家小宾馆。 “宾馆环境可以说是简陋,晚饭也是自己去超市买的方便面。” 杨洪斌知道自己被“坑”了,但第二天一早他还是如期被送到机场,结果并不算坏。


杂志社地址:中国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一区十二号楼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