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多个家庭的年轻人被骗去了缅甸
记者赶赴中缅边境调查,记录下“国境线上的等待”
我与孩子只差最后10公里
本报记者 吴越 商泽阳 文/摄
站在云南省镇康县刺树丫口寨,眺望缅甸果敢自治区老街市,建筑多以白色为主,楼房林立。当地人介绍,“对面老街赌博、电信诈骗多,大片高楼都是近些年造起来的,夜晚灯光璀璨,繁华程度超越了我们这边”。
李成达(化名)上山打开望远镜,把焦距拉到最大,试图识别对面高楼上的一行字。得知孩子被高薪诱骗至果敢老街,5月初他从3000公里外的老家赶来,换洗衣服都没带一件。
此刻,李成达距离孩子发来的手机定位,只有最后10公里。他是这个边境小城,找孩子家长中的一员。
认识李成达是通过一起求助。
近期,有一群孩子被骗缅甸的家庭向本报求助。
缅甸边境地区长期盘踞电信网络诈骗团伙,不断有中国人被诱骗偷渡至缅甸,被强制要求从事电信诈骗活动。
他们的孩子也被骗了。
5月4日至9日,本报记者前往中缅边境的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调查,和家长们一起经历“国境线上的等待”。
孤独、求助、勇气……汇聚在这条蜿蜒国境线,他们在山头对峙黑暗,等待缝合被撕裂的生活,也期待孩子们在两国联合严打边境地区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后,尽早平安归来。
求救:天天被鞭抽
有的背上手臂全是伤
“30万赎金”,孩子发来的信息,只有短短几个字,此前,手机已关机10多天了。这是李成达收到的第三条消息。每次都是简短几个字,比如“挨打比吃饭准时”“救”……几天后,李成达再次收到一段文字:立刻要走,需两倍赎金6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