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编系统入口
期刊信息
本刊声明
编辑部公告
温岭石塘海边,涌动梦幻“蓝眼泪”
海洋专家称:实为一种赤潮,浙江沿海赤潮基本无毒
本报记者 施雯
这两天,浙江沿海网友围观网红“蓝眼泪”的视频刷了屏。
在温岭石塘开海岛民宿的林先生前天晚上就在海边玩潮水,还用小石头打水漂,打出了五连环“蓝眼泪”。
很多人并不知道,浙江沿海梦幻的“蓝眼泪”其实是一种赤潮。
昨天上午,本报记者从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了解到,目前浙江沿海宁波、温州监测到有赤潮发生。
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赤潮发生时,海水颜色会有变化,所以,当大家发现海水颜色变化时,请不要下水、游泳。
网红“蓝眼泪”,分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
赤潮是海洋灾害的一种,是由藻类密度过高形成的。
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,有些海洋中的藻类会发光,“蓝眼泪”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海上发光的现象,一般出现在每年3月至10月,尤其是在春末夏初之际。常见的这类浮游生物有夜光藻,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海洋甲藻,在渤海、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。
“蓝眼泪”的秘密在于,高密度的夜光藻随着风浪聚集,在夜间受到扰动刺激时,储存在体内的大量荧光素在荧光酶的氧化下,迅速发生反应,将大部分能量转换成蓝色荧光,形成“蓝眼泪”现象。
同时,夜光藻是常见的赤潮生物,只有其密度达到3000-10000个/升,才会引发赤潮。形成赤潮时,在白天海域呈现的是粉红色,甚至砖红色,而在夜晚才发出蓝色。
工作人员表示,关于网红景观福建平潭的“蓝眼泪”是否属于赤潮,具体还要监测生物密度才能确定。